经验交流

创新创业学院“课程-项目-竞赛-实践”四位一体育人实践探索

创新创业学院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开拓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新活力,努力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1.以思创、专创融合为引领,构建双创课程体系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打造“通识启蒙+专业深化+实战演练”三级课程体系,实现必修课全覆盖,增设专创融合特色专业选修课,开发《...

新闻与出版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

在媒体融合深度发展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新闻传播与出版行业对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产教融合、部校共建已成为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的重要机制。新闻与出版学院依托部校共建平台,充分发挥校企协同优势,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新闻出版人才培养体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有益经验。1.岗位实践,优化协同育人新机制新闻与出版学院依托“部校共建”平台优势,始终坚持校媒协同、...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的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改革探索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重塑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也必然对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与学习范式带来革命性影响。作为培养未来AI人才的前沿阵地,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深刻地认识到:人工智能不仅是教学内容,更是重构教育生态的核心赋能工具。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探索AI在教学全流程中的应用,以提升教学效能、激发学习潜能、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是学院的核心使命。基于这一共识,学院将“AI赋能教学”纳入发展战略,开展系统性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奏响思政教育新乐章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思政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每年举办的思政课大赛为重要抓手,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教,在思政教育领域奏响了一曲激昂的新乐章。...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基于师范认证标准的教学改革经验分享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始终坚持面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中职教育亟需的“工科+师范”交叉性特色的专业课师资人才,开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生物工程3个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其中,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分别于2022年、2023年通过教育部职业技术师范专业二级认证,生物工程专业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进行认证工作。一、践行认证理念,强化过程管理自2019年国家颁布职业技术师范认证标准以来,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参与专家培训、...

经济与管理学院多维并进促教学质量提升

经济与管理学院以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目标,通过完善督导闭环管理机制强化质量监控、夯实教师教学根基、深化课程思政与创新教学模式及推进数字化转型等多维举措形成教学改革合力,同时保证了本学期期初教学正常开展与运行。一、督导机制优化与质量闭环管理为保障新学期教学质量,学院于2025年2月26日召开二级督导期初教学检查专项会议,明确督导工作重点与改进方向。会议指出,督导工作需从“督”向“导”深化,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实景记录、...

量子信息技术交叉学科研究院的科教融合之路 ——科教融合 学术育人 以高水平科研引领高质量人才培养

量子信息技术交叉学科研究院(简称“量信院”)成立于2017年12月,是学校实施汇聚高层次人才,创新运行体制机制,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2018年,量信院提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申请并于同年获批。自专业建设以来,量信研究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科教融合改革,以体制机制突破带动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将科技资源和科研优势转化为教育资源和教学优势,...

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以“导师制”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之路”

根据学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管理办法》(吉工师〔2020〕139号)要求,“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对此,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迅速落实,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扎实做好“青年教师导师制”,助力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与全面发展。一、确定青年教师与导师结对关系2022年-2024年,学院共引进青年教师10人。同时,...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育质量监控中心  地址:长春市凯旋路3050号

院长电话:86908055办公电话:86908198

邮编:13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