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的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改革探索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重塑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也必然对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与学习范式带来革命性影响。作为培养未来AI人才的前沿阵地,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深刻地认识到:人工智能不仅是教学内容,更是重构教育生态的核心赋能工具。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探索AI在教学全流程中的应用,以提升教学效能、激发学习潜能、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是学院的核心使命。基于这一共识,学院将“AI赋能教学”纳入发展战略,开展系统性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奏响思政教育新乐章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思政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每年举办的思政课大赛为重要抓手,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教,在思政教育领域奏响了一曲激昂的新乐章。...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基于师范认证标准的教学改革经验分享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始终坚持面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中职教育亟需的“工科+师范”交叉性特色的专业课师资人才,开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生物工程3个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其中,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分别于2022年、2023年通过教育部职业技术师范专业二级认证,生物工程专业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进行认证工作。一、践行认证理念,强化过程管理自2019年国家颁布职业技术师范认证标准以来,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参与专家培训、...

经济与管理学院多维并进促教学质量提升

经济与管理学院以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目标,通过完善督导闭环管理机制强化质量监控、夯实教师教学根基、深化课程思政与创新教学模式及推进数字化转型等多维举措形成教学改革合力,同时保证了本学期期初教学正常开展与运行。一、督导机制优化与质量闭环管理为保障新学期教学质量,学院于2025年2月26日召开二级督导期初教学检查专项会议,明确督导工作重点与改进方向。会议指出,督导工作需从“督”向“导”深化,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实景记录、...

量子信息技术交叉学科研究院的科教融合之路 ——科教融合 学术育人 以高水平科研引领高质量人才培养

量子信息技术交叉学科研究院(简称“量信院”)成立于2017年12月,是学校实施汇聚高层次人才,创新运行体制机制,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快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2018年,量信院提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申请并于同年获批。自专业建设以来,量信研究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科教融合改革,以体制机制突破带动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将科技资源和科研优势转化为教育资源和教学优势,...

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以“导师制”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之路”

根据学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管理办法》(吉工师〔2020〕139号)要求,“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对此,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迅速落实,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扎实做好“青年教师导师制”,助力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与全面发展。一、确定青年教师与导师结对关系2022年-2024年,学院共引进青年教师10人。同时,...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新入职教师导师制培养工作经验交流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导师管理办法》,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计划,针对新入职青年教师配备本专业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作为导师。1.政治思想方面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

研究生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实践探索

研究生院自2022年设立以来,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理念,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围绕课程、实践和学位论文初步构建了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体系。1.构建课程质量五维联动保障体系课程教学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为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初步搭建学生、教师、培养学院、研究生院、督导五位一体保障体系。为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夯实研究生教学质量基础,...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育质量监控中心  地址:长春市凯旋路3050号

院长电话:86908055办公电话:86908198

邮编:13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