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基于师范认证标准的教学改革经验分享

作者:教育质量监控中心浏览:时间:2025-04-24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始终坚持面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中职教育亟需的“工科+师范”交叉性特色的专业课师资人才,开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生物工程3个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其中,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分别于2022年、2023年通过教育部职业技术师范专业二级认证,生物工程专业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进行认证工作。

一、践行认证理念,强化过程管理

自2019年国家颁布职业技术师范认证标准以来,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参与专家培训、研讨,深入学习理解师范认证标准的理念和内涵,结合学校职业技术师范专业的具体情况,提出认证工作方案。

师范认证专家组离校后,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认真梳理了专家给出的意见和建议,统筹规划3个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的反向设计、相关管理制度的补充完善等工作,制定了整改方案与措施,真正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经过两年的持续改进,职业技术师范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对标认证标准,突出核心能力培养

1. 师范生“双师双能”能力提升

在学校的支持下,建设了5个“双师双能”实训室和1个“三字一话”实训室,拥有设备约200台套,学生的师范技能与专业技能得到有效训练。建立了中职教材研究室,共有中职专业教材200余本。认证后,学院把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作为检验师范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针对教师资格证国考和免试政策,立足“三早”(即早准备、早规划、早着手),按照强化理论素养、锤炼师范技能和提高考试技巧的“三位一体”工作思路,着力推进教师资格证考试工作,2023年、2024年实现整体通过率达到78%的目标。

学院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成立了“大学生精酿实践协会”“大学生饮食健康管理协会”“大学生科技化学协会”三个学生社团。引导协会成员学习专业知识、参与科研活动、制作精酿啤酒、焙烤食品、面膜唇膏等产品,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大学生饮食健康管理协会”在学院分团委组织下,定期到社区开展营养膳食与健康宣传志愿活动,服务居民健康生活,倡导科学健康方式。

2. 师范生学科探究能力提高

学院组织青年博士教师成立了“科研创新班”,近三年,约有50%学生参与校内导师科研项目,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在国际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实现了重大突破,表明我院本科生培养质量获得进一步提升;2023年和2024年学生考研率位居学校前列;学生学科竞赛参与率达到70%,近三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共计200余项,2024年获得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级二等奖,实现我校学生在此项赛事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

三、坚持持续改进,推进特色发展

1.学科专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获批吉林省高水平食品工程类专业群,食品与生物工程高水平学科群;2024年食品科学与工程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验收结果为优秀;葡萄酒工程中心研发的系列葡萄酒产品连续两届获得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金奖。

2.课程改革初见成效

师范认证后,学院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成立了10个专业课程组;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7门课程完成视频资源录制,计划2025年7月在学银在线发布;课程思政全面深入展开,共有19门课程入选课程思政资源库。

3.就业率稳步提高

学院积极响应留吉就业创业号召,连续两年举办生物食品类专场招聘会。近三年,就业率均达到85%以上,留吉人数比例达到60%,从事教育行业占比约50%,学院连续两年获得“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将继续坚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特色与建设目标不动摇,始终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并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为实现学校“十五五”期间更名“吉林工程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图1 教师指导学生师范技能演练

图2 学生在“双师双能”实训室技能训练

文章供稿: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副院长王晓娥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育质量监控中心  地址:长春市凯旋路3050号

院长电话:86908055办公电话:86908198

邮编:13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