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研究生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实践探索

作者:教育质量监控中心浏览:时间:2024-11-11

研究生院自2022年设立以来,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理念,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围绕课程、实践和学位论文初步构建了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体系。

1.构建课程质量五维联动保障体系

课程教学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为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初步搭建学生、教师、培养学院、研究生院、督导五位一体保障体系。为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夯实研究生教学质量基础,明确任课教师职责和学生学习行为规范,制定出台了《研究生管理规定》《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5个。精心设计入学教育方案,涵盖了理想信念教育、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日常管理教育、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讲座。依托研究生学生会,畅通教学信息反馈通道,受理学生反馈信息20余条。建立研究生院-学院两级任课教师培训制度,提升任课教师职业素养和能力。各培养学院负责对课堂教学秩序及教学档案进行检查,并组织教师对课程进行建设。研究生院对各培养学院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抽查,组织精品示范课和教学案例项目建设。督导员进行日常听课督导,及时反馈听课信息,督促任课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2.构建实践教学过程多元评价体系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强化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实践教学过程多元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式多样和评价时间全程化等,使研究生在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评价主体不仅是校内导师、实习指导教师,还包括学生个人、同伴和行业导师,使评价结果更全面。评价内容涵盖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应用、协作交流、创新能力等。评价方式不仅是实习手册的完成,还可以采用实习(项目)报告、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学科竞赛成果等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考核贯穿于整个实践过程,包括平时考核、中期总结和结束报告等环节。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合理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3.构建学位论文质量多级监控体系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为规范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初步构建了学位论文质量过程多级监控体系。制定了《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管理规定》《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指南》,拟定了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检测、盲审、答辩等多个环节的质量标准。通过制度和政策保障,积极为双导师合作搭建平台,实现“双师”协同。加强导师队伍培训,促使校内理论导师和校外行业导师各自发挥优势特长,相互合作。现有校内研究生导师285余人,行业导师135人。

研究生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扎实做好研究生培养基础工作。今年成功获批新增7个专业硕士点。2023级研究生40人,其中参与省级以上学科竞赛61人次,参与科研项目研究46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5人次。

图1 研究生导师培训会

图2 研究生座谈会

文章供稿:研究生院 副院长陈春芳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育质量监控中心  地址:长春市凯旋路3050号

院长电话:86908055办公电话:86908198

邮编:13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