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佳,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教师,副教授,多次在省级校级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奖,指导学生在国家省级赛事中获奖。从教二十多年来,始终扎根教学一线,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发展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倡导“分类培养、实践赋能”教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与工学融通,着力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与热爱职教事业的职教师资,将专业实践与创新思维培养深度融合,成效显著。
本学期,田佳主讲《自动化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在课程实施中,系统优化教学设计,动态融入行业前沿技术,将师德师风教育与课程设计创新思维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精选工业自动化、智能电网等领域的行业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典型教学情境,并设计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案开发”“实训模块设计”等协作任务,促进学生在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方法等理论基础上,能够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精准对接职业教育需求。通过校企协同的虚实结合式实践,推动教学研究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同步提升,实现教育理念传导、教学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创新的三维贯通,持续深化技术技能型师资培养中职业素养与工程素养的融合育人成效。
田佳老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采用“赛教融合,双赛驱动”的教学模式,将专业技能大赛与师范能力大赛有机融入教学及育人全流程,构建起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法》课程中,田老师开创性地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师范素养要求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专业技能标准进行教学转化,将专业技能标准作为设计课堂情境的依托,课程评价的标准,教学法选择的依据,教学设计的系统化工程背景,同时将师范生必备的教案设计、课堂组织等核心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竞赛的实战指标。
田佳老师依托“赛教融合、双赛赋能”的教育理念,将专业技能大赛与师范能力大赛双轨并行机制深度植入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构建起“项目驱动、赛事引领”
实践培养生态。在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田老师以“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的教学设计要求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技术标准为导向,重构第二课堂内容:一方面组织师范生进行技能训练,围绕说课展示、教育叙事等核心能力开展模拟教学竞赛,提高学生的从师任教能力;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参与专业技能赛事,提高学生对前沿科技领域的敏感度。本年度重点指导学生参与“超星杯吉林省师范生教学创新大赛”,同步备战“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邀请教学同行名师指导课堂观察与教学反思,联合合作企业实践基地共同开发实训。通过“理论筑基—项目实操—竞赛验证”的闭环培养路径,学生在单片机开发、PLC控制技术等专业技能实践中深化技术应用能力,在微格教学演练、说课、教学设计展示等师范素养培育中提升教学创新能力,形成了“以赛强技、以赛砺教”的协同发展格局,有效锻造了既能站稳三尺讲台又能驾驭智能技术的复合型教育人才。

图1 田佳老师指导学生专业技能训练

图2 田佳老师指导学生竞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