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学》课程线上教学案例

作者:教育质量监控中心浏览:时间:2022-12-31

 董衍美老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2020年获校级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获学校教学质量奖三等奖,《职业教育学》课程线上教学案例获得同行和学生高度评价,分院作为线上教学案例典型进行推广推荐。

《职业教育学》通过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评价、课程改进四个环节形成“闭环教学”模式,并在课程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

1.课前预习

 通过课前线上布置蓝墨云班课作业,让学生开展发现学习,即带着问题预习课本,发现不会、不理解的知识点,在课堂上重点听讲或有针对性地向老师提问。

预习作业及作业结果

 2.课堂教学

 (1)多手段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找同学辩证分析“看电影”、“打麻将”是否属于教育活动。加深学生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课上多手段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在讲解“影响人身心发展的遗传因素”时,通过引入“同卵双生子的爬梯实验”,得出结论“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2)课堂互动

 通过“云班课头脑风暴”设置练习题,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通过云班课“举手”和腾讯会议“举手”相结合,与学生开展课堂互动。

(3)开展课程思政

“做好必须做该做的事情,才有资格去做想做的事情”。在讲解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人的主观能动性”时,首先让学生明确“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我们要想获得成功,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比如毅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不能因为不是自己的兴趣而荒废学业,引导学生“先做好与自己当前的学生身份相匹配的事情——学习,然后再去兼顾兴趣和梦想”。


在云班课开展课程思政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育质量监控中心  地址:长春市凯旋路3050号

院长电话:86908055办公电话:86908198

邮编:130052